28
February
2014

“合肥”

發布者:   瀏覽次數:4077

合肥名稱之由來,說法有二。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云:夏水暴漲,施(今南淝河)合于肥(今東淝河),故曰合肥。這是一種說法。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種說法,淝水出雞鳴山,北流二十里分而為二,其一東南流(南淝河),經過這里入巢湖;其一西北支(東淝河),二百里出壽春入淮河?!稜栄拧飞现赋?span lang="EN-US">“歸異出同曰肥。二水皆曰肥,合于一源,分而為二,故曰合肥。   雖然合肥的名稱在公元一世紀的《史記》中才出現,但根據考古分析,認為遠在新石器時代(公元前30世紀-20世紀),合肥地區已有人類活動的蹤跡。公元前16世紀夏桀曾被商湯放逐于南巢(即今合肥城附近)。西周時(公元前1046-771)這里曾分布著巢、廬、舒等不少小國,東周春秋時代(公元前722-481)這些小國先后為楚國兼并。戰國時代(公元前403-221)這里稱宋胡”,先為吳國占有,后被越國兼并,最后又回歸楚國,已是兵家爭奪之處。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廢封建,立郡縣,此地屬九江郡。   合肥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自秦朝置合肥縣,合肥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素以三國故地、包拯家鄉、淮軍搖籃著稱。三國時期,魏吳逐鹿,在合肥紛戰32年之久。公元215年,東吳主帥孫權攻打合肥,合肥守將張遼率八百精銳挫敗東吳十萬大軍,孫權策馬躍過西津橋,落荒而逃,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第67回《曹操平定漢中地,張遼威震逍遙津》中,形象地描寫了這場以少勝多的戰爭。作為三國故地,合肥遺存曹操教練弓弩手的古教弩臺、魏將滿寵修建的三國新城遺址,至今流傳著斛兵塘、藏舟浦、箏笛浦等動人傳說。   楚漢相爭時,楚霸王封英布為九江王,改九江郡為九江國(治駐壽春)。西漢時(公元前206-公元23)此處先是劉邦之子劉長受封的淮南國,漢武帝時為加強中央集權取消淮南國,改為九江郡所屬的合肥縣。東漢建武年間劉秀封功臣鏗鐔為合肥候,九江郡又改稱合肥國(候國)。三國時(公元202-265),是曹魏的揚州州治。晉代(公元265-439),屬淮南郡,是南北貨物運輸線商的重要中轉站。南北朝時(公元420-581),是江淮之間軍事上理想的屏障,為南北雙方爭奪的戰略要地。   公元581年隋朝統一中國后,恢復合肥縣的名稱,是廬州州治的所在地。自此以后,經歷唐、五代、宋、元、明、清各個朝代,合肥一直是廬州(廬州府)的州治(或府治)。是古代的地區政治中心。辛亥革命后在這里是合肥縣??箲饎倮?span lang="EN-US">,曾為國民黨安徽省會。解放后,先為皖北行署所在地,1953年后是安徽省省會。   歷史表明,合肥歷來是一個軍事重鎮或是地區的政治中心。   二千多年來,古城合肥歷經藏三。據《廬州府治》卷4記載。漢代的合肥城距今水西門外約二里,位于今南淝河北岸,四里河東岸,現九零八庫西測。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孫吳和曹魏都非常重視合肥的得失和經營,建安三年(公元199)孫策攻占合肥,令嚴象為揚州刺史顧雍為合肥長,不久嚴象被其部下廬江太守李述所殺。合肥地區發生混戰,郡縣殘破,人口大量逃亡,合肥成了一個荒蕪的空城。建安五年(公元200)曹操為有效的控制江淮通道,鞏固淮河南北的地盤,首次委任劉馥為揚州刺史,并將揚州州治從歷陽(今和縣)遷到合肥。劉馥就任后,采取各項重建措施招流亡,廣屯田,興陂,高為城壘,修戰守備”,使一度空曠荒涼的合肥又振興起來,成為當時的軍事重鎮。之后,魏吳為爭奪合肥,進行了歷史三十二年頻繁的戰爭。文學作品三國演義張遼威震逍遙津的典故,就是對在這個時期內發生一次以少勝多的軍事行動的描寫。逍遙津、飛騎橋、藏舟浦就是當時留下的遺跡。曹操為加強合肥的防御力量,也曾于東漢建安十四年(公元209),親率水兵進駐合肥,教弩臺、箏笛浦等處有他當當年活動的傳說?! h代合肥城的為之,地勢低洼,易遭水患。南北朝時,梁天監五年(公元506)梁豫州刺史韋睿為奪取北魏的合肥城,曾圍堰肥水灌淹,沖毀了合肥。從此此城池又日趨湮廢。   公元618年李世民統一全國后,令右武侯大將軍尉遲恭,在東距原漢城六里左右的南淝河南岸,選擇地勢高爽、水運便利的地形(即今十字街中菜市以南的范圍),營建新的合肥城,名為金斗城。   北宋初(公元960)經過五代十國多年戰亂之后,合肥地區又是一片荒涼,詩人王之道在《出合肥北門》中曾作過這樣的描述斷垣醔石新修壘,折戟埋沙舊戰場。阛凋零煨盡里,春風生草沒牛羊。衰敗之象,可見一斑。后經近二百年的生息發展,城鎮逐步恢復了繁榮的景象。至南宋時,金兵入侵,宋王朝遷都臨安(今杭州)當時的合肥成了抗金前線。宋孝宗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城市進一步發展,淮南西路統帥郭振見鎮大城小著手擴建,將原城墻外一大片土地,連同金斗河,逍遙津,金斗圩一起圍入新建的合肥城內,稱斗梁城,范圍較唐金斗城擴大了很多。城外除筑護城河外,并設東、西二水關(水閘)。平時,江南漕糧、輜重可直接由金水河水運入城,城內軍民也有了清潔的水源;戰時關閉有利于防守,在城市布局上,當時已能充分利用自然河道,并考慮了平戰結合。自此以后合肥城的輪廓基本定型??上в捎谶B年抗金戰爭,合肥這個當年的邊防重鎮,在宋末又變成茂林長草、白骨相望、虻蠅撲面、杳無人跡之地。元世祖忽必烈統治中國(公元1279年),下令平毀全國所有城池,宋斗梁城也被夷為平地。   明代朱元璋統一中國后,于明洪武元年,令中書省事(后封國公)俞通海,在南宋斗梁城原址上重建磚砌城墻,城池比歷代更為堅固,故有天生重慶鐵打廬州之稱。由于明初社會秩序穩定,農業生產的恢復河發展較快,使位于金斗河畔的合肥又很快恢復了元氣,顯得異常熱鬧繁華,呈現了百貨馬并集,千墻鱗次,兩岸悉列貨肆,商賈喧謓的景象。但到了明正德年間(公元1506-1520)廬州知府徐鈺,因害怕起義農民劉六、劉七的進攻,開寬挖深北壕,并將防守較弱的西水關封閉,從此金斗河成了無源之水,逐漸淤塞。由于商船不能直達城內,一度繁華興旺的金斗河兩岸,變的衰敗凄涼,僅在東水關外沿河兩岸,發展了幾百米長,零亂的碼頭、堆場。臭水溝不但影響居民生活河健康,而且每逢暴雨,泄水不暢,低洼的城東南部成了一片澤國。土墻茅舍、湮塞街?,呼號之慘聞于中夜,每歲而一見。一度對合肥經濟河生活起過重要的作用的金斗河,成了威脅人民生命財產的一大禍害。合肥城也因此再趨沒落。   清代北洋軍閥,日寇侵占和國民黨統治時期,合肥雖仍是地區的政治中心,但城市本身已逐步趨向衰敗。至1949年解放前夕,合肥已被摧殘的百業凋零、滿目凄涼,到處斷垣殘壁,遍地污水垃圾。方圓5.2平方公里的城內,建成區僅2平方公里,居住著五萬市民,已衰敗成一座沒落的小城鎮?! “不帐∈戏适且蛔鶜v史悠久的古城。自秦置縣,屬九江郡,至今有2200多年的歷史,遺存眾多,名人輩出,文化燦爛,素以三國故地、包拯家鄉、淮軍搖籃著稱。   合肥處于戰略要沖,史稱淮右襟喉、江南唇齒,歷為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期,魏吳逐鹿,在合肥紛戰32年之久。公元215年,張遼率八百精銳挫敗東吳十萬大軍,孫權策馬躍過西津橋,落荒而逃,三國演義第67回形象描繪退后著鞭馳駿騎,逍遙津上玉龍飛,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張遼威震逍遙津。作為三國故地,合肥遺存曹操教練五百弓弩手的古教弩臺、魏將滿寵修建的三國新城遺址,至今流傳著斛兵塘、藏舟浦、箏笛浦等動人傳說。   合肥是北宋著名清官包拯的家鄉,包公一生鐵面無私、不畏權貴、清正廉潔,留下了包青天的美譽。公元999年,包公出生在合肥肥東縣解集鄉小包村。公元1027年,中進士,任建昌知縣(江西永修),但是,他辭官不授,在家侍奉父母。公元1037年,已39歲的包公登上仕途,離家出任揚州天長知縣,在合肥生活近40年。公元1062年,病逝于開封,次年八月,葬于合肥東郊大興集。合肥是包公的出生地和墓葬地,擁有眾多遺跡。香花墩是包公幼年讀書地,《廬州府志》記載:香花墩,包孝肅讀書處,蒲葦數重,魚鳧上下,長橋徑渡,竹樹陰翳。包公祠位于香花墩上,四面環水,始建于公元1066年,是國內外包公祠和包公廟的鼻祖,清末李鴻章捐銀重修;包公墓收斂著包拯及其夫人、子孫的遺骨。   合肥是淮軍的發祥地,主要淮軍將領的故里,《辭?!返?span lang="EN-US">“淮軍條中,列出淮軍主要將領李鴻章、張樹聲、劉銘傳、周盛波、潘鼎新、吳長慶、丁汝昌、葉志超、聶士成9人中有7位是合肥人,另外2人吳長慶和丁汝昌是原廬州府轄下的廬江人?;窜娪衫铠櫿聞摿⒂?span lang="EN-US">19世紀60年代,從內地走向沿海、從安徽走向全國、從傳統走向近代,將我國歷史上幾千年的皇家御林軍改變為國防軍的新式軍隊,從咸豐到光緒年間,歷經半個世紀的興衰,成為晚清三大政治、軍事集團(曾國藩創立的湘軍、李鴻章創立的淮軍、袁世凱創立的北洋集團)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晚清的政治、軍事、外交和經濟上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铠櫿率腔窜娮钪匾膶㈩I,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出將入相歷四十年,東亞西歐涉九萬里,掌握著清政府的內政外交。同時,李鴻章鎮壓捻軍、太平軍,簽訂了一系列屈辱的不平等條約,成為中國近代史上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 『戏适且蛔平讨?。這里是全國重要的科教基地,世界科技城市聯盟城市之一,國家首個科技創新型試點城市,正在建設中國科學城。這里擁有中國科技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42所高等院校,中國科學合肥物質研究所等200多所科研機構,23萬科研人員,智力資源在全國同類城市中處于領先。全國有8個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合肥占2個,分別為中科大的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和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的超導托卡馬史聚變實驗裝置。合肥科教游已成為安徽旅游的知名品牌,旅游人學科技,科技人當導游成為合肥一道靚麗風景?! 『戏适菄沂着鷪@林城市。作為國家首批三個園林城市(北京、珠海、合肥)之一,有綠色之城的美稱,是最適合人居的城市。合肥環城公園全長8.7公里、面積137.6公頃,敞開式布局,像一條美麗的翡翠項鏈,抱舊城于懷,融新城之中,形成了城在園中,園在城中,城園交融,渾然一體的獨特城市風貌。2004年,環城水系榮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合肥城郊還有紫蓬山、大蜀山兩座森林公園。合肥濱臨巢湖,合肥南側至巢湖的岸線距離僅10公里,是美麗的濱湖城市。   巢湖之濱有一處千年古鎮——三河。三水流貫,具有小橋流水人家的典型水鄉風貌。三河古稱鵲渚,春秋時就已得名,歷史上曾在此發生過著名的吳楚鵲渚之戰。1858年,太平軍又在這里取得了震驚中外的三河大捷,留下了古城墻、英王府等歷史遺跡。  

 

 

 

                                                                           業務部夏婷婷供稿

精品日产av毛片在线观看|中文欧美在线综合视频|中国亚洲黄色一级|2023最新免费高清毛片在线